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創辦于1978年,前身為宜春師專萍鄉班。學校坐落在紅色革命圣地——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1993年,改建為萍鄉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以來,原萍鄉師范學校、江西省文藝學校萍鄉分校相繼并入。
學校現有校園面積1008.6畝,發展規劃用地1502畝,校舍建筑面積26.66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17.3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達5232萬元;館藏紙質圖書93.25萬冊,電子圖書25萬冊,數據庫12個,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現代化電子圖書系統;有132個教學實驗中心(室),12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校設置11個系,自辦46個專科專業,與江西師范大學聯辦4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專科生7800多人。專任教師458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200人(教授52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23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師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骨干教師21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14人。
學校秉承“厚德至善、勵學篤行”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追求卓越、求實創新、科學發展”的辦學思路,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示范專業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精品(優質)課程13門,校級精品課程60門。學校成立了安源工運研究所、文廷式研究所、心理技術應用研究所、萍鄉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2007年以來,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0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3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校企合作項目7項;材料工程技術和英語教育專業獲教育部、財政部資助的615萬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在各類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1042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267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論文39篇;出版專著、教材104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5項,授權8項。教師榮獲省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勵150多項。如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兩次,江西高校“高教社杯”青年教師說課比賽第一名,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多次。學生在省級以上各種專業競賽中榮獲獎勵300多人次,如獲全國數學建模比賽全國二等獎三次,省一等獎多次;在江西省首屆網頁設計大賽中獲特等獎;獲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江西賽區)專科組第一名;在2010年全省大學生“唱響鄱陽湖”大賽中,榮獲大合唱一等獎;在第十三屆省運會中,榮獲17金15銀14銅的好成績,名列專科組第一。
辦學30多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造就了5萬余名各類人才,大多數畢業生成為企事業單位的中堅力量,其中萍鄉市初中、高中教師80%以上畢業于萍鄉高專,各縣區的中學校領導、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萍鄉市科級以上干部也有近一半畢業于萍鄉高專,為萍鄉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通過了全省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黨建工作評估、教學工作評估、基礎教學實驗室評估、圖書館評估、“兩課”教學評估、小學幼教師資培養工作評估、學生宿舍管理評估等,先后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科技部全國“十佳優秀培訓基地”、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江西省高校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校務公開先進學校、全省國內安全保衛工作優秀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全省規范管理年活動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內涵建設,打造核競爭力,努力形成立足萍鄉,輻射周邊,面向全國,以工學為主,文、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力爭在“十二五” 期間把學校辦成一所具有一定特色的本科院校——萍鄉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