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比亞迪電池安全的疑問和模糊的未來 |
|
|
日前,深圳濱河大道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中一輛比亞迪E6純電動出租車被追尾后起火,e6車上的一名司機和兩乘客當場死亡。事件一出,比亞迪立刻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盡管比亞迪方面針對此事專門在5月29日發布公告,稱“車輛起火原因尚未確認,e6電動車搭載電池符合國家標準”,但這很顯然無法完全平息比亞迪遭受的持續影響。尤其是在傳統能源車領域發展不暢的當口,將希望寄托在電動車上的比亞迪,其發展前景或將因此而變得模糊不清。 此次事故引起了外界乃至比亞迪的密切關注。“我們正在等待交警部門對此次事故的調查,同時也在著手對出事的比亞迪e6電動車進行安全性檢測。”26日當天,比亞迪董事會辦公室一位相關人士在電話中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不過,資本市場卻沒有給比亞迪更多的解釋時間。 受e6純電動車起火事件影響,5月28日股市開盤當天,比亞迪在國內A股和香港H股的股票價格均走弱。A股股價低開3%,盤初出現跳水走勢,一度觸及跌停;午后在汽車股整體上揚的拉動下跌幅收窄,最終收跌2.58%,報23.75元。H股盤中報14.8港元,大跌8.64%,收盤時回升,最終跌5.9%。按比亞迪總股本為23.5億股計算,28日當天比亞迪損失共計約16億元。 形勢緊急,比亞迪于5月29日立即發布公告回應市場上的恐慌情緒。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e6電動車所搭載電池符合國家標準,車輛起火原因尚未確認。e6電動車搭載的電池經過國家權威部門做過擠壓測試,電池模塊50%變形后,并沒有發生起火燃燒。”公告還強調,目前,事故車輛尚在深圳交警部門封存,公司無法接觸事故車輛,車輛起火的原因尚未確認,但其堅信此次事件不會影響到公司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不過,比亞迪的公告顯然無法阻止因e6起火事件而引發的關于電動車安全性的大討論。5月29日,汽車業知名專家李安定(微博)發表博客稱:“對這起悲慘的交通事故,有人關注肇事者的身份和七小時后自首是否被頂包?有人關注這輛e6的起火原因。作為一個汽車媒體人,我更關注的是后者。” “全球這一輪電動車的研發,都是基于鋰電池的發明,但無論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錳酸鋰電池,還沒有哪一家電池企業公開宣稱完全解決了電池的安全問題。”李安定說。 電池的疑問 據記者了解,e6使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國內某家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鋰離子電池因技術路線不同,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兩大陣營:一是以美國A123公司、Valence公司以及比亞迪為代表的磷酸鐵鋰電池陣營;二是以日韓電池供應商如LG等為代表的錳酸鋰電池陣營。 “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存在一致性差、低溫性能差、高倍率放電性能差、電池成本高等缺點,所以大部分車企更愿意選擇成本較低、電能儲存量較高的錳酸鋰電池。除了通用之外,戴姆勒、寶馬、現代、三菱、PSA、雷諾等企業的電動車產品,也都主要選擇了錳酸鋰電池。” “但現實是,在當前的情況下,無論采用哪種電池技術,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汽車業知名分析師賈新光(微博)表示,“電動車發生碰撞時,可能導致電池正負極材料沖破隔膜,剎車時能量快速回充至電池時,瞬間的超高電流會導致電池發生短路,電解液在高溫下被電解,產生氣體,內部壓力升高,最終將導致起火燃燒甚至爆炸。” 對此,國內電動車專家、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宋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不管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錳酸鋰電池都沒有從本質上解決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因為從原理來講,包括能量密度、放電功率,以及電池組的包裹性和使用過程發生碰撞所發生高壓電伏,都是威脅電動車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但到現在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能從根本上系統地解決好這些問題。”宋健表示。 據了解,發生起火事故的e6電動車遭遇的是時速為100公里左右的碰撞。“我們曾對e6電動車的電池模塊做過擠壓測試,當時測試的擠壓力相當于時速50公里的碰撞,e6并沒有發生起火燃燒。”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他所在的實驗室沒有做過相當于時速100公里的擠壓測試。而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一位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國內電動汽車的碰撞試驗國家標準尚未出臺,同時,針對電池的撞擊、燃燒等極度測試的手段還相對缺乏,“因此,未來制定相應碰撞標準時,一定要相關事故的產生因素考慮進去。” 模糊的未來 實際上,這并非首例電動車爆炸或失火案件。在此之前的2011年,一輛眾泰朗悅純電動出租車在杭州街頭營運時曾發生過自燃事故;去年6月份,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開展了一次對通用雪佛蘭VOLT電動車的側面碰撞測試工作,測試之后,停在NHTSA測試中心的VOLT測試車突然起火,并殃及附近其他車輛。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系列的電動車起火事件發生后,比亞迪e6乃至整個國內以電動車為主的新能源車發展路徑問題,都引發了業界眾多的揣測與質疑。“盡管此次e6電動車的起火事件所引發的安全性問題尚無定論,但對于汽車行業而言,電動車失火事件不僅使業界更加關注電池安全問題,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們對中國新能源車發展路線的反思。”知名汽車評論員鐘師表示。為了實現“彎道超車”,中國選擇了全球范圍內均處于起步階段的電動車,作為自己新能源車發展的主攻方向,為此,相關政府部門還投入了巨大資金幫助企業進行電動車研發。但頻繁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件,卻已經將這一新能源車發展戰略推向了尷尬境地。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新能源路線是否會因此而發生動搖尚不得而知,但比亞迪自身的發展卻要因此而增加極大的不確定性。近幾年,比亞迪在傳統汽油車業務領域,一直麻煩不斷,在“退網門”、“裁員門”等事件的影響下,比亞迪汽車(微博)業務持續走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比亞迪汽車銷量下滑近10%,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高達90%。在這一背景下,比亞迪方面一直強調,公司未來將在新能源車領域投入巨資進行發展。 比亞迪在新能源車方面投入的具體數字,可查信息不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去年6月份之前,比亞迪僅用于汽車鋰電池生產的投資額就高達4億元人民幣,而當時在電動車整車項目上,比亞迪的投入超過了10億元。2011年6月30日,比亞迪實現回歸國內A股市場,實際融資金額為13.5億元,按照彼時比亞迪方面的說法,所募集到的資金中,有很大一部分將投入到新能源車發展領域。但在產出方面,比亞迪卻少之又少——2011年,比亞迪新能源車F3DM、e6和K9的銷量共計1200余輛,僅占比亞迪全部車型銷量0.3%,而且銷量主要來自政府采購。而此次e6電動車的起火事件,無疑又會使已經在傳統汽油車領域節節敗退的比亞迪,再次遭遇新能源車領域的巨大影響和損失。對此,李安定表示,在e6電動車起火事件發生后,國內媒體罕見地給予了非常理性和善意的對待,“遇到問題不可怕,任何新技術的提升都是在挫折中完成的。對比亞迪以及國內其他所有正在進行電動車研發和制造的企業而言,正視及解決技術問題,才是當下最需要做的事。” |
|